【防治】荷兰豆黑斑病的病症及防治


荷兰豆是豆科豌豆属 , 一年生缠绕草本 , 高90~180cm 。 荷兰豆最早栽培的地区 , 是大约12000年前沿着泰国-缅甸的边境地带 。 圆身的又称蜜糖豆或蜜豆(Sugar snap peas) , 扁身的称为青豆或荷兰豆(Snow pea) , 还有小寒豆、淮豆、麻豆、青小豆、留豆、金豆、回回豆、麦豌豆、麦豆、毕豆、麻累、国豆、软荚豌豆、带荚豌豆、甜豆、荷仁豆、青斑、菜豌豆等多种名字 。 可用来食用 。 荷兰豆又称荷仁豆、剪豆 , 属豆科(Leguminosae)豌豆属 。 以食用嫩荚为主 , 原产地中海沿岸及亚洲西部 , 荷兰豆嫩荚质脆清香 , 营养价值很高 。

【防治】荷兰豆黑斑病的病症及防治

文章插图

荷兰豆的生长习性
光照要求:荷兰豆属长日照植物 。 大多数品种在延长光照时能提早开花 , 缩短光照时延迟开花 , 但是有些早熟品种对光照要求不严格 。 一般品种在结荚期都要求较强的光照和较长时间的日照 , 但不宜高温 , 适宜在春夏季交替时期种植 。
水分需求大:荷兰豆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求较多的水分 。 种子发芽过程中 , 若土壤水分不足 , 种子无法吸水膨胀 , 会大大延迟出苗期 。 苗期能忍受一定的干旱气候 。 开花期若遇空气湿度过低 , 会引起落花落荚 。 在豆荚生长期若遇高温干旱 , 会使豆荚纤维提早硬化 , 过早成熟而降低品质和产量 。 所以 , 在荷兰豆整个生长期内 , 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旺盛生长 , 荚大粒饱 , 保质保量 。 但它又不耐涝 , 若水分过大 , 播种后易烂籽 , 苗期易烂根 , 生长期易发病 。
土壤条件:荷兰豆对土壤要求虽不严 , 在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新垦地均可栽植 , 但以疏松含有机质的中性土壤为宜 , 在pH6.0-7.2的土壤中生长为宜 。 土壤酸度低于pH5.5时 , 易发病害和降低结荚率 , 应加施石灰改良 。 豌豆根系深 , 稍耐旱而不耐湿 , 播种或幼苗排水不良易烂根 , 花期干旱授精不良 , 容易形成空荚或秕荚 。 荷兰豆忌连作 , 一般至少4-5年轮作 。
荷兰豆的营养价值
荷兰豆其嫩梢、嫩荚、籽粒 , 质嫩清香极为人们所喜食 。 每100g嫩荚含水分71.1~78.3g , 碳水化合物14.4~29.8g , 蛋白质4.4~10.3g , 脂肪0.1~0.6g , 胡萝卜素0.15~0.33mg , 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。 每100g豌豆含蛋白质7g , 碳水化合物12g , 热量33.4千焦 , 钙17mg , 磷90mg , 铁0.6mg , 胡萝卜素0.15mg , 硫胺素0.54mg , 核黄素0.09mg , 尼克酸2.8mg , VC14mg 。 豌豆含有一种其特有的植物凝集素、止杈素及赤霉素A20等 , 这些物质对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有重要作用 。
荷兰豆黑斑病的病症及防治
荷兰豆黑斑病的病症:
荷兰豆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、近地面的茎和荚 。 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斑 , 中间黑褐色至黑色 , 具2~3圈轮纹 , 其上生很多小黑粒点 , 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;茎部染病茎上产生条斑 , 病部呈黑褐色 , 茎部以上茎叶变黄枯死;荚染病初生不规则形紫斑点 , 病部具分泌物 , 褐色至黑褐色 , 干后呈疮痂状 , 侵入种子引起斑点 。
病原Ascochytapinode.称豆类壳二孢 , 属半知菌类真菌 。 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pinode称荷兰豆球腔菌 , 属子囊菌门真菌 。 子囊座球形 , 大小100~140微米 , 子囊圆筒形至椭圆形 , 大小58~62×12微米 , 子囊孢子卵形或椭圆形 , 大小17.2×7.9微米 。 分生孢子无色 , 双细胞 , 大小12~17×3.5~5.5微米 , 平均为12.3×4.5微米 。
荷兰豆黑斑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:
【【防治】荷兰豆黑斑病的病症及防治】

推荐阅读